64 Audio DUO

眨下眼又來到年尾,以為今年終於可以俾個荷包休息下,點知,原來唔係既,原來仲有一堆殺手澗未出既。當刻個危機意識大幅減弱,於是乎又擰一野。

64 Audio每次出新品都有人追捧,我諗除左係因為呢隻品牌有相當口碑,仲因為佢已經係一個音質同功能性上既保證;而往往亦都需要呢一類型既品牌出手,先可以係一個成熟同選擇越來越多既市場入面,尋求突破,改變生態。

而有住非常豐富既創新經驗同資源既64 Audio,就直接將一個全新既結構同技術帶上枱面。究竟呢對新出既DUO,有幾新奇有趣,聲音表現又點?我地就一齊來探討下。


開箱!

對上一次做64 Audio既文章,就係旗艦級既U18s,咁開箱既效果又會有咩唔同呢?

首先箱一開,左邊就係品牌既介紹,盒右邊既上半部就放住對DUO,下半部就係個純黑色既64 Audio皮盒,無任何花巧野,直入主題,不過就仍然有個種豪華既效果:始終一開就見到DUO個搶眼到一個點既faceplate,係成個黑色既盒同配件入面非常突出,已經唔太需要再做更多既鋪墊了。

皮盒入面放住同U18s一樣既耳膠架,用左蛛網狀既結構來分類唔同耳膠既擺放位置,唔單只係有型,我自己亦覺得幾實用既,因為延伸使用既情況下,你可以用呢個架來裝其他品牌既耳膠,收納的話都只需要搵返個差唔多尺寸既圓型盒,裝起成份野之後,就唁洗驚唔見幾粒啦。

腔體同樣用上6063鋁金屬CNC而成,因為單元數量少左既關係,形狀比Trio更加扁身,整體既重量分佈更加合理。因為更加貼耳既關係,只要配返合適尺寸既耳膠,個種舒適度係會無形中令你有耳機唔存在既感覺。

今次既跟機線材用返新出既黑色New Premium Cable,銅鍍銀線芯,四芯配置,配合度非常高。唔知買左好多64 Audio耳機既朋友,有無發覺換左線聽左一段時間,再換返原裝線來聽,反而出來既效果更加順耳呢?由試NOIR,到U6t、U18s,到呢對DUO,雖然原裝線既素質表現同高價啲既升級線比較之下,都會有啲差距,但原裝線既風格表現,就更加均衡,更有個種64 Audio標誌性既聲音。聽住呢條跟機既New Premium Cable,或多或少,都令我有種唔需要換線既感覺。


聲學設定

DUO用上一圈一鐵既設計,秉承住complete tia system系列既優良傳統,以獨特結構配合氣流效果輔助,令常見既發聲單元表現出唔同既色彩。係呢個系列中,每件產品都有住自己既獨門秘技,例如Trio既FXC氣室、Fourte既開放式中頻單元。而來到DUO呢對耳機上,64 Audio就加入左名為apex Core既氣流設計,唔單止融合左傳統開放式大耳牛既概念,亦都加入左64 Audio對呢個構造既新思維。

apex Core既主要部件,就係呢塊咁型棍既面板。面板既底層留有幾條長型既氣孔,開放式構造容許空氣進入到耳機內部,為發聲單元提供順暢既氣流。同時間呢個部件亦作為tia聲學窒同外界環境既連接媒界,達成開揚帶空氣感既聲音效果。

而呢個氣流既實際操作,就要講到DUO既單元配置了。

若果我地去睇返動圈單元既工作原理,上面講到既apex Core構造就成為左DUO聲音表現既一個關鍵元素:因為動圈單元係透過磁力帶動震膜前後運動來傳遞聲波,而擺動幅度越大,就越會加強聲波傳遞既效率同質素,因此就會有用大電流來推動圈耳機,表現會更加好既說法。言而,運動幅度加強,隨之而來就會推動更多空氣,形成壓力。係佩戴入耳式耳機既情況下,耳道係屬於密閉空間,呢道壓力就會不停衝擊耳膜,除左令中耳既工作量大幅增加,亦因為空氣無法有效流動,而令聲波既傳遞效率大打折扣。於是乎,64 Audio就設計左apex 洩壓結構,理順耳道內既氣流,解決上述所講既影響。

因為DUO既聲音構成,係由動圈單元支撐成個超低音到中高音既輸出,再由tia高音單元接手過渡到高音至超高音輸出,所以粒動圈既表現係會直接影響到成個聲音效果,而apex Core呢個升級版技術,就係為左輔助粒動圈既聲波傳遞而設;原理同apex相似,但對流既效果就更加優秀,以補償9mm動圈既輸出能量。要動圈單元運行得好,少不免就會出現更密集同大幅度既震膜運動。呢道咁強既氣壓同能量,就會經由apex Core特設既導流孔,由tia聲學室引到外界;亦因為空氣既對流效果,tia 聲學室內亦可以長期擁有充足順暢既空氣傳遞聲音。所以點解第一耳聽DUO既時候,你會明顯地感受到個種無壓逼感,而且聲音又非常開揚,好有開放式耳機聽感既效果,呢個位就係apex Core既主要功能。

實際聽感亦都反映出動圈單元同apex Core既關係。當你將DUO放落大推力既枱機推動, 同你係一部細力啲既便攜播放器上聽,兩者比較之下其實都好有空間感,聲音亦都無壓逼感,但就明顯聽到DUO既表現係好唔同既。呢樣野等我係下面既篇章同大定分享下。

另一個主要技術Wave sync,就負責DUO動圈單元同tia高音單元既音色過渡。需知道tia單元主要係負責高音至超高音輸出,所以同動圈單元既分頻點亦設定得比較高。為左令兩者音色同輸出既過渡能夠更加順滑,廠方就設計左一款「全通型」既分頻電路來解決兩種單元聲音既時間相位差異,最終就帶來連貫,具深度,而且更為一體既聲音表現。


基礎聽感

DUO 第一耳最深刻既部份,係佢充滿能量感、力度、但同時又有衝擊感同敏捷反應既低音,令DUO既低音取向能夠同時兼顧多個方面。因為空間範圍表達得比較廣闊,每一下既擊鼓都能夠有個種向外擴散既效果,營造出一個穩定既托底,亦提供左更多元素令音樂推進得更加豐富。

下潛有力,延伸理想,密集打擊下鮮有疲態,而且對鼓聲既還原亦非常穩定,雖然能量感維持高水平,但唔會導致音色表現出偏向過冷或者暖,而係維持住一個中正既狀態,還原得準確。

低頻厚度十足,同高音一樣稍微傾前,配合apex Core既開放結構,營造出寬闊、場前場後感明顯、並且呈健康橢圓狀既音場。處於場中既聲音有明顯既聚焦感,尤其以人聲既表現最優秀,個人就算聽返比較老派小小既錄音,例如Deep Purple - Highway Star中既人聲演繹,DUO就好似將佢輕輕咁係不同樂器之中拉返出來,結像凝聚得來,亦提供左足夠空間俾唔同樂器表現。

講起結像,DUO屬於表現得大份既類形,因為打擊感足、迅速,而且質感既表現亦都較為豐厚,聲音出現個下係會有一種特別實在同強烈既感覺,但伴隨住聲音收結,呢個過程又會表現出由重到輕,實在到消散既效果,所以實際聽一段時間,你會發覺係呢種聲音既演繹方式下,壓逼感都唔會好強烈。

中高音表現得順暢、圓滑,無明顯既尖刺位,延伸有自然流動、繼而慢慢消失既效果,同過往強調亮度、清晰度同迅速既 tia 單元性格有分別。高音無強調穿透力既感覺,但對高頻樂器既延伸表現仍然出色,只係微細節表現並非主軸,而係成為左構建空間感既一個元素。

而呢幾種元素混合一齊,就達成左DUO開揚,先天帶有明顯空氣感同深度既聽感。


但係未完架

上面都特別提到,電流對於DUO重播效果係有巨大既影響,咁實際配合唔同既前端,又會有咩效果呢?

Hidizs S9 Pro Copper

首先出場既係擁有紅銅外殼既老鼠尾 S9 Pro Copper,聽感上反而係令DUO既低音有所收儉,令整個中低音既比重更加均衡,同時令中高音有種更加精緻既聲音收結效果,用來聽下小品、流行曲,效果都唔錯!結像相對地就無咁凝聚,整體都偏寬鬆向既。


Hiby RS6

整體表現最全面既組合,有音色上既豐富變化,亦有一定程度上對中高音延伸既幫助,同時間亦將低音既能量控制得好好。換做Ultra-HiFi既MSEB設定,起伏感會更加大,同時音場邊界既聲音密度同清晰度亦有提升,形成更具音樂感既組合。


FiiO M17 (超級大耳模式)

電流加強,成對DUO係脫胎換骨既。最明顯既分別來自聲音既收放速度同力度,表現得更加迅速,令聲音之間能夠容納更多既細微變化。低音既質感同量感推得更加均衡,能量偏向返中高音既輸出,明顯中頻既質感同密度係大幅提升既,呢個轉變令到DUO既動態既高低起伏更加明顯。


QLS QA390 LE

QA390 LE有比較強烈既中低頻染色,DUO低音既寬鬆同緊密之間,表現出更多既質感變化、音色對比,而且三頻既能量收放更加自如。音場拉得更闊,但清晰度一樣優秀,結像凝聚立體。多重表現加強的狀態下,微細節係表現得清楚而自然,仲可以表現返呢堆細節自身既能量同力度添呀!


總結

DUO因為LID 技術既關係,對於前端既要求並不算很高,但正如最尾個部份想表達既事,當DUO遇上更強力既前端時,佢所表現出來既效果同進步可以有幾大,潛力係深不見底既,所以從可玩性既角度出發,呢對耳機係值得長期持有既。

目標客群方面,若果你想擁有一對佩戴感舒適、有開放式耳機咁既音場效果,音質極有保證,但又受限於體積,周邊投資既顧慮而難以搵到一對岩心水既耳牛既話,DUO就真係非常岩你玩。加上唔係個個都忍受到係香港既夏天時份戴一對罩耳式既耳牛,一對入耳式耳機就係一個更好既解決方案啦。

承上題,用家當然亦無需要一下子就買部QA390 LE來配搭佢既,或者一步步咁來,由一部M17、或者上次講過既EM5玩起,同佢相處耐啲,就會發掘到更加多既樂趣呢?


技術規格

單元:  2 單元 

單元分布:  1x tia 高音單元,1x 9mm動圈單元

頻率響應:  20 Hz – 20 kHz

靈敏度:  98db @1KHz

阻抗:  9Ω

隔音效果:  -12dB 內置apex技術

建議零售價 $10,888

Sponsored by Premium Sound Asia


[Facebook Group] : [WEM 本地耳機及音響交流區]

[MEWE Group] : [WEM 本地耳機及音響交流區]

[Facebook 專頁] : Facebook WEM Media

[WEM Media 網頁] : WEM Media